隨著我國在經濟、科技、健康等方面的快速發展,促進康復發展,滿足人們對康復的需求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是必須要高度重視并解決好的社會和民生問題。
然而,我國康復事業存在的一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劇了我國康復治療行業與市場之間的“供需”矛盾,制約了康復事業的發展。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主任龍墨提出《關于加快建立完善我國康復治療人員執業準入和職稱晉升制度的提案》。
一、建立康復治療人員執業資格準入制度。
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加快研究建立完善我國康復治療人員的執業資格準入制度,并實施執業注冊,規范康復治療人員職業行為,提升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
二、完善康復治療人員職業晉升制度。
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參照國際上通行做法,完善康復治療人員的職業分類,將康復治療人員職業分類為物理治療師、作業治療師、言語治療師等單獨的職業,并與醫療、護理、藥學人員相平行。在此基礎上,建立并完善康復治療人員職業晉升制度,發揮好他們在維護和服務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
針對上述提案,經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健委給出如下答復:
我國康復醫療事業經過40多年的發展,通過廣大康復醫療工作者的努力和奮斗,取得了較大成績。衛生專業技術人才是我國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我國醫藥衛生事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我委不斷推進康復醫學工作,康復醫療體制機制不斷完善、服務體系不斷健全、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學科能力不斷提升。康復治療師作為康復醫療團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貫穿臨床康復服務流程各環節實施的核心力量。《醫藥衛生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1-2020年)》已將其列為急需緊缺人才,并提出明確發展目標。
目前建立康復治療人員職業準入制度尚缺乏明確的法律法規依據。我委將會同相關部門開展康復治療師隊伍建設的政策研究,推動康復治療師發展的政策制訂。積極協調有關部門開展康復治療師隊伍的職業準入的政策研究,待條件成熟時再建立準入制度。
按照國家職稱政策,康復治療人員主要通過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和職稱評審實現職業發展和晉升。在衛生系列初、中級實行以考代評的考試制度,在全國統一考試中設置了“康復醫學”專業和“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其中康復醫學設中級和高級,康復醫學治療技術設初級、中級和高級。兩類人員的初級和中級資格均可通過參加全國統一考試取得,高級資格可通過參加各省組織的評審取得。
據調查,目前我國現有康復治療專業技術人員約5萬余人,且大多分布在大、中城市的二、三級醫院,在數量和質量上還遠不能滿足康復醫療實際的需要,基層醫療機構康復治療專業人才尤為缺乏。在分級診療的大背景下,隨著基層的康復醫療需求日益增加,康復醫療服務應向基層下沉,相應的康復治療人才也要更多的面向基層提供全面的康復治療服務。
從目前的形勢看,康復治療人員的發展應以增加數量和提高質量為主,不斷加強對康復治療師隊伍的培訓,提升他們的服務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是當前急需推進的工作。我們也鼓勵在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嘗試開展康復治療人員專業細分發展的探索,為未來政策制訂積累經驗。
為進一步加強康復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我委將會同相關部門共同研究完善康復專業人才評價標準,體現康復工作特點,完善職業分類修訂工作,在修訂過程中加強研究,充分考慮代表所提意見建議,進一步完善暢通康復醫學專業技術人員職稱晉升渠道,適應康復服務發展。探索康復治療人員專業化規范發展,全面發展康復醫療各亞專業,推進專業化建設;促進康復醫療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來源:衛健委、康復醫學沙龍整理